close

上文關於今年正月十五還有補充如下:

網上百科資料
❶ 天官大帝,全稱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亦稱為天官紫微大帝、元陽大帝、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是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由青、黃、白三氣凝結而成,掌管諸天帝王、上聖大神。傳說「天官賜福」,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天官的誕辰,民間稱這一天為上元節,民間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事,希冀能集福消災,並有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等習俗。

❷ 門神戶尉千秋-農曆正月十五
門神戶尉,在左的曰:氶(丞),在右邊的則稱為戶。在一般世俗人的稱呼是:『神荼、鬱壘 』 。很久以前,東海上有做度朔山,又叫桃都山。山頂上有顆神奇的大桃樹,桃樹上站著一隻雄雞,每天清晨,當第一線陽光衝破黑暗,照射在大桃樹上時,大雄雞就開始引吭啼叫,這時千家萬戶的雄雞也跟著啼叫起來。但是,度朔山上來了一群妖魔,專門啃吃桃樹,使得大雄雞沒有啼叫的地方,因此讓世界上的雄雞都不知何時要啼叫,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
這是另一個「門神」傳說,和「桃符」的由來。
相傳在上古時代的東方海上,有一個土地肥沃的大島,叫做「度朔」。島上的人們過著和平、安樂的生活。相反的,度朔的東北方海上,有一座叫「萬鬼城」的島嶼,島上的人很凶惡,喜好打鬥,所以,附近的人們都稱他們為「惡鬼」。
有一年,好戰的萬鬼城人,看上了肥沃的度朔,想要佔為己有,對度朔發動攻擊。不會打仗的度朔人,很快就被征服了,而且全都變成萬鬼城人的奴隸
度朔人整天被迫做苦工,還不時被鞭打。他們不甘心過這種日子,便紛紛逃亡。結果不是餓死,就是被抓回去活活地打死。
度朔人心裡明白,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他們會被萬鬼城的人殺光。於是他們團結起來,為了爭取自由,不惜和萬鬼城的人開戰。 仗打了幾天幾夜,生性善良的度朔人,被迫退到海邊,他們不願屈服,正準備投海自盡時,忽然,從巨浪中出現了兩位手持桃木棒的巨人。
兩位巨人是一對兄弟,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他們一上岸,便領著度朔人向萬鬼城的惡鬼衝去,把惡鬼們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命。度朔人乘勝追擊,終於攻破萬鬼城的城門,神荼、鬱壘兩兄弟又用桃木棒,把萬鬼城凶暴的國王活活打死。
惡鬼們看到國王已死,紛紛跪地求饒,決定改過向善。度朔人怕惡鬼們再來侵略,就請兩兄弟保護他們,讓他們能夠很快地重建自己的家園。正當他們準備要好好謝謝兩兄弟時,兩兄弟卻不見了,只留下插在泥土裡的兩根桃木棒。
不久,桃木棒居然生根、發芽,很快地成長了兩棵桃樹。度朔人為了紀念兩兄弟,就把他們的形象畫在大門上,並從桃樹上折下兩枝桃枝,插在門邊。萬鬼城的人看到兩兄弟的畫像和桃枝,就嚇得趕緊逃走,不敢再來了。

解說:首先 ❶ 上元天官又稱紫微大帝,名稱水蛇春咁長,係另有玄機,降世的紫微星姓名只有兩個字,就如上面兩次紫微夾住「天官」作提示,物極必反也三氣凝聚即三合一(三聖合一),正月十五誕辰。❷ 中國門神千秋亦在正月十五,傳說有多個版本,以上就係兩個巨人兄弟降魔故事,「」同音「道」,「」是「一」,【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 上帝的天地之道;這是《出埃及記》的埃及王奴役以色列人,摩西與亞倫兩兄弟解救他們,桃木棒即摩西的手杖,亞倫亦用來施法術,水淹追兵過紅海,他倆就係神之子與聖天使,打敗惡鬼王再收拾餘孽,全部向善。地球是圓的,中國東北方便是北美洲。明日有齊三聖人的記載。道士用桃木劍與靈符驅邪,可能亦關於「桃符」,而《格庵遺錄》第五十六篇名:「桃符神人」,亦指這故事;佛家的【賓頭盧尊者故事】,他被「門衛」打崩頭,連隱形的尊者都打到,相信就只有中國這兩個「丞、戶」了!這種字詞組合,就如上文的宇、大杜禹。另外同音別字為:「門城護衛」,『荼、鬱 』頭尾字意思為「的堡」(聖城),同音別字「神侶」,是「神鵰俠侶」,楊過與小龍女兩位俠士,一男一女兩聖人,將守護香港。

上面破解講過「東方朔(一)」,這裡亦見這些字,他身長九尺三寸,即係身高3米多,是個巨人,兩個兄弟門神亦是巨人,還有古神話華胥氏踩到巨人腳印,生下伏羲與女媧;盲眼龍婆巴巴萬加臨終預言,將有三個巨人聯手;上帝 好喜歡用「巨人」統稱神,因為 祂就是宇宙天地各空間,非常龐大。

上帝 寫的預言故事都放在中國,多不勝數,有排研究,中國人有福了!

再講 上帝(造書天)留下給中國人的教學,先睇《格庵遺錄》的啟示:

第二十五篇 末運歌                        第九章 生初之樂
回來朝鮮大運數 東西南北不違來 丹扇指示通奇 拯世蒼生問
妖鬼敵人是非障 錦繡江山我東方 自立心主定世主 個個人心自定主
天下聚氣運回 太古以後初樂道 天一人之萬萬歲 天皇大道嚴可出
始發中原槿花 列邦諸民父母國 大鞭劍下驅妖鬼 無聲無臭震天降
萬乘天子王之王 天地昨罪妖魔人 殺魔無種毒火滅 符三千秋應
坐井觀天是非判 無福之人可笑     合同歸人一人符 三人同七十二
第五篇 末運論                               五老仙靈三仙 吾人忽覺神化
末世聖君湧天樸 獸衆出人變心化
獄苦不忍逆天時 善生惡死審判日
死中求生有福子 是亦何運
林將軍出運也 天定此運亦悲運

解說:左上第二十五章,首四段同顏色字主要講中國,跟住「」字兩用,「萬乘天子」與「萬王之王」,就係上帝之子(彌勒);左下第五篇,末世「聖君」與林將軍都係彌勒,亦提及審判日;右第九章的首三段一組,「世主」是救世主,第二段意思是世人個個扮救主,搞到世界一塌胡塗;「萬萬」歲就係「」字兩用,「天皇大道」配合其他記載的「長安大道」,日本天皇首都街道,就係「東京街」,第四段的「無聲無臭」是無形無相的 上帝,就係人類拜神、祈禱,祂亦從來唔出聲的,只透過神僕傳達旨意;後三段共通是「」字,「三千秋」是佛經預言三千年的彌勒佛,「三仙」,是一神(上帝)三聖人,夾住中間「一人」與「三人」就係提示,這三聖人同是「七十二」歲歸天,以前解過其他篇幅記載;我重提這幾篇是因為要配合東方朔的文章,因為亦是 上帝的啟示,如下:

東方朔《答客難》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後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於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聖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並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麋,澤及後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聖帝德流,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於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雲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後?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並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僕並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雖有聖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予哉?若大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於大道也。」

解說:這篇都係 上帝留下的預言,這篇出現《格》的關連密碼,「萬乘之主」即「萬乘天子」,「聖帝」即「聖君」,「七十有二」,姜子牙(太公)文武二帝就係三聖,而「文武」就在《燒餅歌》最後多次提到的兩聖人,;東方先生第一段答問,聖帝統治天下天下一家;最後傳曰的意思,天下若太平,可需要聖人?弦外之音是現代天下大亂;下一段結尾:「聖人之教化如此」,就係 留下給我的治世之道;最後一段,是譴責那些愚昧之人,不知天道時勢,不明真理。我只簡略講解,主要內容解釋在網上已抄錄如下,自己細心參詳!

網上翻譯: 
有人詰難東方朔道:「蘇秦、張儀一旦遇上萬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澤及後世。如今你修習先王之術,仰慕聖人之義,誦讀《詩經》.《尚書》.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勝數。甚至將它們寫於竹帛上.以致唇腐齒落,爛熟於胸而不能忘懷。好學樂道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了;自以為才智海內無雙,可謂博聞強辯了。然而盡心竭力.曠日持久地侍奉聖明的君主,結果卻是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按:韓信謝絕項羽派來的說客時說:「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恐怕還是品德上有不足之處吧?連同胞兄弟都無處容身,這是何緣故呢?」東方朔喟然長歎,仰面回應道:「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時,彼一時也,豈能一概而論呢?想那蘇秦.張儀所處的時代,周室衰微,諸侯不朝,爭權奪利,兵革相戰,兼併為十二國,難分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所以遊說之風大行於世。他們身處尊位,內充珍寶,外有糧倉,澤及後世,子孫長享。如今則不然:聖主德澤流布,天下震懾,諸侯賓服。四海相連如同腰帶,天下安穩得像倒扣的痰盂。一舉一動盡在掌握,賢與不賢如何區分呢?遵天之道,順地之理,萬物皆得其所。所以撫慰他就安寧,折騰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為將領,貶斥他可以為俘虜。提拔他可在青雲之上,抑制他則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為老虎,不用他則為老鼠。雖然做臣子的想盡忠效力,但又怎知道進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眾多,竭盡全力去遊說的人就像車輪的輻條齊聚車軸一樣,多得不可勝數,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晉身之階。即使蘇秦.張儀與我並存於當世,也當不上掌故那樣的小吏,還敢期望成為侍郎嗎?所以說時異事異呀。  
雖然如此,又怎麼可以不加強自身的修養呢?《詩經》上說:「室內鳴鐘,聲聞於外,鶴鳴於高地,聲聞於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榮耀!姜子牙踐行仁義,七十二歲見用於文、武二王,終於得以實踐他的學說,受封於齊,七百年不絕於祀。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鶺鴒鳥,邊飛翔邊鳴叫。《左傳》中說:上天不會因為人們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險峻而停止其廣大。君子不會因為小人的喧囂而改變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謀私利。《詩經》說:禮義上沒有過失,何必在乎人們議論呢?所以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來遮蔽視線,絲棉塞耳,是為了減弱聽覺。視力敏銳卻有所不見,聽力靈敏卻有所不聞。揚大德,赦小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彎曲的再直起,但應讓他自己去得到。寬舒進而柔和,但應讓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應該讓他自己去摸索。大概聖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過努力得到它;得到後,則會聰敏而廣大。  
當今之賢士,才高無友,寂然獨居。上觀許由,下視接輿,謀似范蠡,忠類子胥。天下太平之時,與義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您對我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至於燕用樂毅為將,秦任李斯為相,酈食其說降齊王,遊說如流水,納諫如轉環,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內穩定,國家安寧,這是他們遇上了好時勢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話說,如果以管窺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鐘,又怎麼能通曉規律.考究原理.發出音響呢?由是觀之,就像耗子襲擊狗,小豬咬老虎,只會失敗,能有什麼功效呢?現在就憑你這樣愚鈍的人來非難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這足以說明不知通權達變的人終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彌勒 (上帝之子)
壬寅年正月十七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